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如何推动保险业的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的是股票安全配资,会议强调要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打通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为资本市场和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根据相关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保险公司总资产已达到32.9万亿元,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9.94万亿元。其中债券投资达到12万亿元,成为仅次于银行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股票和证券基金投资也接近4万亿元。保险资金具有久期长、跨周期的属性,是“耐心资本”的重要来源,因此,壮大保险资金有利于培育“耐心资本”,熨平资本市场的周期波动,促进科技创新,形成“资金—资本—资产”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全方位参与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险资金可以成为资本市场的“压舱石”。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稀缺的长期资金,保险资金的长期性和稳定性使其在资本市场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助于提高投资的连贯性,降低投资的波动性,助力资本市场的发展。保险资金作为长期资金,投资时能够发挥长线的优势,多措并举强化企业的长期融资支持,并通过科学的投资组合、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将资金运用到关系到国计民生重点领域,将保险资金的势能转化为支持国家的战略,服务社会民生的动能。优化融资结构方面,保险资金通过优化融资结构,疏通上市公司需要的资金,合理地配置金融资源,助力实体经济获得“源头活水”。保险资金通过大类资产配置以及逆周期调节的机制,追求长期稳健和绝对收益,形成资本市场的“压舱石”。
另一方面,全方位的资金支持,保险资金与科技创新长周期发展形成“同频共振”。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是创投行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保险资金作为市场稀缺的耐心资本、高能资本,凭借其长久期、跨市场运用等特点,能够有效补充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短板,具备很大的潜能和空间。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优势,作为“长钱”,其资金期限长、以稳定收益为投资策略,与创业投资的需求高度契合。保险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可以释放创业投资基金长期资金来源的潜力。保险资金全方位支持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一是“投早”“投小”,破解科技创新“缺长钱”难题。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开展长期投资,保险资金入局科技创新,营造支持创业投资发展的良好生态。随着我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长期耐心资本助力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日渐成为行业主流共识,实践保险资金的“耐心资本”、长期性和长周期性。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也明确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引导保险资金投资科技型企业和面向科技型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推动更多资金投早、投小、投科技。由此,保险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做好对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构筑科创投资新范式。
二是破除制度障碍,畅通保险资金对于科技创新的投资渠道。监管部门大力引导保险资金投向科技创新,保证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在监管政策层面的畅通。金融监管总局近年来印发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等政策文件,破除阻碍保险资金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允许保险资金投资由非保险类金融机构实际控制的股权投资基金,取消投资单只创业投资基金募集规模的限制,支持保险机构加强与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合作,拓宽创业企业长期资金的来源,消除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的障碍,推动释放更多保险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
三是完善与科创产业投资相适应的保险资金运用考核激励机制,践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保险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应通过长期投资、稳定投资、价值投资来实现,相应的考核保险公司经营效益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体现考核周期的长期性和耐心性,同时,给予投资机构必要的容错空间,在总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增强保险资金对科技投资的配置动力。
四是采用多产品、多形式,创新保险资金投资于科创企业方式。通过直接、间接股权的形式支持科创企业发展,通过创业投资基金投资创业企业的普通股或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所属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可以自行设立成长基金、并购基金、新兴战略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母基金等多种方式股票安全配资,服务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配资实盘观点